
警方嚴陣以待
據稱,法國將在全國範圍內部署約8萬名警察及憲兵,裝甲車、高壓水炮和無人機也將隨時待命。
今年7月,法國前總理貝魯推出主打財政緊縮的2026年預算草案,包含把兩個公共假日改為工作日、醫保支出增幅減半、凍結養老金和社會福利年度漲幅等措施,引發巨大爭議。
9月8日,貝魯在國民議會就政府財政政策舉行的信任投票中失利。馬克龍9日晚任命時任國防部長勒科爾尼為新總理。
勒科爾尼上台翌日便迎來一場大規模抗議,隨後他放棄了最不受歡迎的削減公共假日計劃,但他並未排除實施其他提議的可能性。對此,民眾顯然並不買賬。
輿論指出,此次對峙的核心導火索是法國脆弱的公共財政狀況。法國是世界公認的高福利國家,然而近年來受生產力下滑、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影響,高福利體系給公共財政帶來的壓力與日俱增。法國2024年社保系統赤字達153億歐元,並預計在2025年擴大至221億歐元。
雖然政府決心削減財政支出,但工會認為,相關政策「史無前例」且「粗暴」,不公平地將矛頭對準了「工人、失業者、退休人員及病患」。
法國總工會主席索菲·比奈表示,政府在公共假日政策上的180度轉變是他們獲取的「首次勝利」,證明他們「處於有利地位」。「只要沒有充分回應,我們將繼續動員抗爭。預算會在街頭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