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派逆襲,小鎮教授Waller成聯準會主席最熱人選

  • 2025-09-15

 

在全球市場高度關注聯準會政策走向的當下,聯準會主席繼任人選成為另一場關鍵賭局。9月12日,聯準會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已接近94%,這不僅意味著貨幣政策可能轉向,也讓市場的目光聚焦到誰將接替鮑威爾。預測平台數據顯示,現任理事Waller以30%的賠率領先競爭者,成為最熱門的繼任人選。

Waller的經歷與傳統聯準會官員迥然不同。他出身於人口不足8000的小鎮,早年在學術界深耕24年,直到2009年才進入聖路易斯聯準會,2019年被川普提名進入理事會。61歲才步入決策核心的他,沒有華爾街背景,也不屬於任何派系,反而因此形成了「獨立、務實」的形象。

市場看好他的原因在於三方面。首先,他的貨幣政策風格靈活但不極端:既能在衰退跡象下支持降息,也能在通膨高企時果斷加息,這種不受意識形態束縛的態度頗具稀缺性。其次,他的政治定位清晰而中立,不是川普的亲信,也未被建制派排斥,因而在黨爭激烈的環境中更容易被接受。第三,他對加密技術持開放態度,反對央行數位貨幣,卻支持私營穩定幣,強調「政府鋪路、市場創新」,這一立場為數位資產行業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

Waller也展現了出色的政治嗅覺。他懂得把握時機發聲:在FOMC會議前,他提前釋放降息立場,既回應了市場,又未完全迎合政治壓力。這種拿捏分寸的能力,使他在高度政治化的聯準會環境中更具領導潛力。

若Waller真成為主席,影響將體現在三個層面:對穩定幣行業而言,他可能推動更明確的監管框架;對比特幣和以太坊等主流資產而言,意味著更溫和的政策環境;對DeFi開發者而言,他可能成為願意對話的央行領導者,打破監管與創新的隔閡。

目前,市場已在交易他的潛在上位。無論結果如何,Waller已經成為貨幣政策、政治格局與加密行業三重敘事交匯的焦點人物。他能否真正掌舵聯準會,或許將決定未來幾年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向。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