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領醫藥交出獨立銷售業績單 核心產品放量同比增長112%

  • 2025-08-30

 

「上半年,公司完成了銷售團隊的建設和轉型,產品進入實質性放量階段,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下半年,公司還擬再增加30名銷售人員,重點佈局核心醫院。」8月29日,華領醫藥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陳力博士在公司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8月28日,華領醫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核心產品華堂寧(多格列艾汀片,dorzagliatin)實現銷售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112%;銷量達176.4萬盒,同比增長108%。銷售帶動下,上半年,華領醫藥扣除非經營性利潤為虧損0.37億元,同比減虧逾七成。

業績刺激下,截至8月29日收盤,華領醫藥股價漲幅達7.52%。

首個獨立銷售年業績實現「單飛」釋放

華堂寧是全球首創葡萄糖激酶激活劑(GKA),在國內於2022年9月獲批上市,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其獨特機制在於通過修復葡萄糖激酶功能,恢復人體血糖穩態調節,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2020年8月份,華領醫藥與拜耳達成戰略合作,後者以3億元預付款及最高41.8億元里程碑付款獲得彼時仍在研發中的華堂寧在中國的獨家商業化權利。雙方約定初期均分淨銷售收入,並在銷售額達標後調整分成比例。不過,2024年11月份,華領醫藥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將收回華堂寧的國內商業化權益,全面自主銷售。這也意味著,2025年上半年成為華領醫藥的「首個獨立銷售年」。

從數據來看,「單飛」後的華領醫藥實現量價齊升。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領醫藥銷售華堂寧約176.4萬盒,銷售淨額約2.17億元;2024年同期,華堂寧的銷售量約為84.6萬盒,銷售淨額約1.027億元。據此推算在每盒價格維持不變的情況下,華領醫藥實現銷售額增長111.8%。

此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華領醫藥實現毛利約1.18億元,毛利率約為54.2%;2024年同期毛利約為4780萬元,毛利率約46.5%,毛利率提升7.7個百分點。陳力表示:「毛利率的顯著提升,主要得益於產能釋放帶來的規模效應。隨著產量擴大,單位生產成本下降,疊加自建銷售團隊後推廣費用率降低,推動盈利能力全面改善。」

擬經由港澳逐步「出海」

對於公司後續發展,陳力透露,在國內市場,公司擬以核心醫院為支點逐步向基層市場滲透。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華領醫藥已覆蓋國內超2000醫院,其中核心醫院超過800家。同時,華領醫藥也擬「出海」。具體到方法上,陳力表示,華領醫藥擬以中國香港為支點,逐步向東南亞滲透,目前已經向香港相關部門提交了新藥註冊申請;另擬以中國澳門為支點,逐步向以葡萄牙語為母語的國家滲透。

為佈局出海,陳力透露,華領醫藥已在穩態控糖領域完成全球專利佈局,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獲得330多項專利批准,保護期自2025年延展至2039年,這為後續適應症拓展和全球商業化提供長期壁壘。

在新管線方面,華領醫藥擬佈局Dorzagliatin+二甲雙胍固定復方製劑、第二代GKA(代謝性疾病)等。其中,第二代GKA在美國已完成了一期單次給藥遞增研究,計劃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啟動一期多劑量遞增研究。

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分析師周豫認為,華堂寧商業化轉移順利,終止拜耳合作後,公司搭建了自營商業化團隊,「自營可控的銷售團隊有望增加公司業績的穩定性和確定性,銷售團隊的後續擴充值得關注。」同時,鑑於華堂寧已有大量的臨床和真實世界療效證據,加之海外市場缺乏新機製口服降糖藥,看好作為華堂寧升級版的二代GKA的「出海」。

記者另注意到,截至2025年6月末,華領醫藥現金儲備達10.23億元。「2025年將是華領的『自主商業化元年』,我們希望在糖尿病領域深耕的同時,成為代謝疾病治療的全球創新者。」陳力表示。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