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5日,被輝達稱為機器人「新腦」的Thor晶片,以開發者套件的形式正式發售,售價為3499美元(約2.5萬元人民幣)。這款晶片旨在支撐具身智能機器人與物理世界進行即時、智能的互動。
「機器人需要豐富的感測器資料和低延遲的AI處理來支撐即時運行,這必須依靠強大的AI算力和記憶體來並行處理來自多個感測器的資料。」輝達表示。
具身智能機器面臨的算力不足問題已引發業內關注。輝達上一代Orin晶片被眾多機器人廠商使用,但其最高算力僅為275Tops(每秒275萬億次運算)。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如果機器人在場景中自主運行,這一算力規模遠遠不夠。
官方資料顯示,基於Blackwell架構GPU的新一代Thor晶片,在FP4精度下提供高達2070 TFLOPS(每秒2070萬億次浮點計算)的峰值算力,比上一代Orin晶片提升了7.5倍,能效(單位功耗下的算力輸出)提升3.5倍。此外,其CPU性能比上代提升了3.1倍,記憶體128GB,提升了2倍。
輝達稱,晶片性能的提升,讓機器人能處理大量感測器資料,並在邊緣側即時運行機器人AI模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雲端算力的依賴。「Thor晶片為人形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手術輔助機器人等高效能物理AI應用提供了非常關鍵的即時推理能力」。
輝達介紹,波士頓動力、Figure AI等國外知名機器人公司,以及優必選、銀河通用、宇樹科技、眾擎機器人和智元機器人等國內廠商已率先部署了Thor晶片。
宇樹科技創始人兼執行長王興興在輝達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Thor晶片可以給機器人帶來更強的敏捷性、更快的決策制定以及更高的自主水平,這對於機器人在現實世界中實現導航與互動至關重要。
輝達創始人黃仁勳看好機器人成為下一波AI浪潮,但其公司並不直接下場研發人形機器人,仍然扮演「賣鏟人」的角色。除了專為機器人打造的計算晶片硬體,輝達還提供多款軟體平台,如機器人基礎模型Isaac GR00T、機器人模擬開發平台Isaac Sim等。
自2014年以來,輝達快速綁定機器人領域的開發者。公司8月25日披露,目前已經有超過200萬開發者加入輝達機器人技術生態,覆蓋製造業、食品配送、農業、醫療健康、設施維護等眾多行業。
不過,機器人業務當前在輝達整體營收中的占比依然微乎其微。根據5月下旬發布的公司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機器人和汽車業務被合併為一項,其總體收入為5.67億美元,在整體營收的占比僅約為1.29%,但增速顯著,同比增長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