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證綜指延續走強趨勢且一舉突破3800點,創2015年8月20日以來新高,科創50指數更是大漲近9%。全市場近2800隻股票上漲,其中308隻漲幅超過5%。滬深京三市成交額突破2.5萬億元,連續第8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刷新連續2萬億元成交額最長紀錄。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1.45%,深證成指漲2.07%,創業板指數漲3.36%。
「8月中下旬A股市場看多情緒高漲,多頭持續處在比較『亢奮』的狀態,流動性推動股指估值中樞抬升。從A股的流動性來看,自今年5月開始持續向好,增量資金主要來自散戶和融資盤。融資盤本身的強風險偏好屬性或是推動市場加速上漲的關鍵。」海通期貨股指分析師許青辰說。
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程小勇認為,A股屢創新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一是政策繼續發力。針對融資需求偏弱和「以舊換新」資金空檔,國家出台兩項政策: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上述政策和金融政策協同發力,發揮公共資金的引導作用,驅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費領域,以激發消費潛力。二是8月宏觀數據顯示我國經濟恢復速度加快。三是股市賺錢效應產生正向反饋,居民存款「搬家」給股市帶來增量資金。7月居民存款減少1.11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14萬億元。四是聯準會降息預期帶動北向資金增長。
不過,全市場個股表現分化明顯,呈現「跌多漲少」的格局。
「增量資金往往會決定市場風格。8月下旬市場的增量資金來源主要是融資盤,其風險偏好往往較高,更喜歡投資價格彈性相對較高的小盤成長股。在市場漲速加快的背景下,強Beta屬性的『進攻性』板塊,比如半導體和證券行業,成為近期資金關注的熱點。」許青辰說。
據程小勇介紹,8月22日,半導體、軟體服務、硬體設備和非銀金融等板塊領漲,其中科創50指數漲幅超過5%,主要原因是下半年經濟政策重心除了擴大內需之外,還需要依托科技創新發展新生產力,而科技創新依舊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此外,科創板塊迎來政策利好:8月21日,首批10隻科創債ETF已取得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簽發的同意函,允許其作為通用質押式回購擔保品。科創債ETF納入回購質押庫後,投資者可以開展通用質押式回購交易。
當前A股是否可以定義為「牛市」?對此,程小勇認為,目前可以定義為「牛市」,雖然上證綜指年度漲幅尚未突破20%,但是萬得全A指數漲幅則已有20.69%,且微盤股、北證50和科創200漲幅都已突破50%。
展望後市,程小勇認為,指數可能會出現階段性調整,但是不會改變中期上漲的趨勢。一方面,當前A股上漲的股票集中度並不高,不像2015年的「水牛」集中在有限的幾個行業和板塊;另一方面,股市上漲得到了經濟基本面的支撐,尤其是科技板塊上漲,預期著我國科創企業的發展勢頭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