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穩定幣和RWA是熱門話題,從學界、業界到監管部門都非常關注。其所以如此,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去兩年從歐盟、新加坡、阿聯酋、中國香港到美國相繼出台了對穩定幣進行監管的法案。這些法案對於穩定幣的定義、發行人准入門檻、幣值穩定機制與儲備資產維持、流通環節合規要求,以及重要穩定幣的特殊監管規則等做出了規定,標誌著前些年處於野蠻生長的穩定幣發行和交易開始進入受到嚴格監管的新階段。其中,今年5月20日香港《穩定幣條例》的出台,5月21日和7月17日美國參眾兩院先後順利通過《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簡稱《天才法案》)尤為令人關注,引起了有關各界對穩定幣發展前景的更多關注和猜測。
值得指出的是,穩定幣和RWA屬於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學界、業界甚至監管部門都還沒有形成共識。從國際上看,特朗普政府對加密資產和穩定幣的發展持積極態度,而國際清算銀行(BIS)、歐央行等則採取非常謹慎甚至是相對負面的立場。從國內看,除去一些非專業人士將穩定幣當作新的投融資渠道外,在專業領域人們的看法也不盡相同。總體上,業界人士大多充滿期待,但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監管局在內的監管部門則顯得較為謹慎。
穩定幣和RWA,作為具有創新意義的金融活動,有很多問題值得深入探究。
穩定幣對美元霸權地位的影響
據美國財政部統計,去年11月,美國國債規模已超過36萬億美元,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124%,每年僅僅用於利息支付的財政支出就高達1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今年6月初發布的數據進一步顯示,眾議院通過的稅收改革法案如果順利實施,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在未來10年增加2.4萬億美元。
面對巨額的財政赤字和不斷擴大的國債規模,以及俄烏軍事衝突以來一些外國官方投資機構已經顯著減少對美債持有的新局面,美國政府需要通過努力為其財政困境的解決提供額外的資金來源。美國財長貝森特在今年早些時候曾經表示,美元穩定幣發行將會增加對美國國債的需求,有助於降低美債發行成本,從而有助于鞏固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霸權地位。他還樂觀地預測,到2028年,美元穩定幣的市值將達到2萬億美元以上,比目前增長8倍。
可以認為,如果穩定幣市值確實猶如貝森特所預期的那樣出現持續大幅上升,那麼,在短期內,美元穩定幣對美國國債的進一步擴大有可能提供比較有力的支持,並強化美元的霸權地位。但是,從長期看,美債的持續擴大最終勢必會引發市場對其安全性的擔憂,並在二級市場被投資者大規模拋售,美元也將因此而發生大幅度貶值。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景,作為法定美元的代幣,美元穩定幣也不會穩定,美元穩定幣對美元霸權地位的支撐可能很快走向反面。
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並經本人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