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緒持續提升 A股市場融資餘額超2萬億元 創近十年新高
近期,A股市場整體展現出活躍的運行態勢。在眾多用於衡量市場活躍度的指標裡,融資餘額持續增長成為一個突出的亮點。截至目前,A股市場融資餘額已突破2萬億元大關,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新高。
A股市場的融資交易模式是指投資者拿現金或股票當擔保,向券商借錢買股票。比如投資者看好某隻股票,自己先買了一些,再通過融資多買些。要是股票漲了,賣掉後還了借的錢和利息,多賺的就是槓桿帶來的額外收益,這就是融資交易的槓桿作用。而融資的「餘額」就是指目前市場借出未歸還的資金還剩多少。所以餘額越多表示借出的資金越多。
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10339.03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10004.04億元,融資餘額突破2萬億元,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新高。
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去年9月24日以來,來自穩增長政策的不斷發力,市場的風險偏好,包括投資者的情緒都有一個持續的改善,股市相對吸引力是有一些增加的。
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在2014年的時候,雙融的增量資金比較多地去重配了來自像金融地產這樣的傳統性行業,而且配置的比例相對比較集中,而這一次我們看到配置更為多元。
與此同時,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融資餘額均創下新高,資金「活水」正加速流入這些板塊,呈現出圍繞新生產力、科技創新及高端製造等核心方向精準加倉的特徵。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本輪融資資金佈局還有一個突出特點,板塊選擇與國家推動產業升級的政策導向高度契合,顯示資金流向背後有比較扎實的基本面邏輯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