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六代戰機研發正酣
據英國《經濟學人》週刊報導,全球多國正掀起六代機研發浪潮。英國、義大利和日本正聯手推進六代隱形戰鬥機「暴風」項目,力爭2035年實現首飛;法國、德國、西班牙三國主導的「未來空戰系統」則計劃於2040年完成部署。
六代機的到來將重新制定未來空戰規則,深刻改變全球戰略格局。這場由人工智慧(AI)驅動的軍事變革,開創了一個機器自主思考、適應和作戰的新時代,其複雜程度遠超人類現有認知。
美國《防務新聞》報導,美國F-86「佩刀」等一代機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僅限於亞音速。F-18「大黃蜂」等四代機至今仍是北約空軍的中堅力量。以F-22「猛禽」和F-35「閃電Ⅱ」為代表的五代機,其革命性突破體現在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態勢感知與先進計算機系統的完美融合。
進入六代機時代,最直觀的變化莫過於尺寸的飛躍。公開資料顯示,「暴風」等六代機的設計方案在體型上顯著超越現役五代機。這一設計變革源於現代防空體系的升級:隨著導彈系統智能化程度提高,戰機必須強化隱身性能,而隱身外形要求武器必須內置,從而催生更大的機體空間。
六代機的核心競爭力將體現在超音速巡航能力、全向隱身性能和超遠作戰半徑。相較於五代機,新一代戰機必須在載彈量、隱身效能與航程上實現質的飛躍。以「暴風」為例,其武器載荷預計達到F-35的兩倍。
六代機本質上是「飛行的超級計算機」。據透露,「暴風」戰機能在一秒鐘內「吸收」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數據量,這些信息將通過衛星數據鏈與陸海空作戰單元實時共享,最終由AI中樞輔助完成戰術決策。專家認為,集成AI系統是六代機的標誌,可提高其整體效率。這種基於「雲端作戰」的新型空戰模式,有望重塑未來空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