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數基金是基金的一種。什麼是創業板指數基金?創業板指數基金如何選擇?請在下面了解基金知識。
顧名思義,創業板指數基金是具有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的基金產品。)作為其標的,以其成份股作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其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來跟踪標的指數的表現。一般來說,指數基金旨在減少跟踪誤差,使投資組合的變化趨勢與標的指數一致,從而獲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一般來說,我們在考慮如何購買創業板指數基金時,首先會看基金規模。一般認為創業板指數基金越大越好。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並不是說一定要選擇最大的創業板指數基金,而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建議優先選擇最大的基金。
第二,看基金成立時間。業內有句話叫“沒有經歷過牛市熊市的基金不是好基金”。經受住了、股災考驗,依然頑強生存的基金,顯示出其強大的市場適應性。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也適用於基金投資市場。因此,當我們考慮如何購買和選擇創業板基金時,基金成立得越早,就越值得考慮和擁有。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觀點”,如果要判斷哪只創業板指數基金更好,需要參考以下三個原則:
一、不選擇不能完全跟踪創業板指數的基金。一些基金選擇了幾個或幾十個創業板組合成ETF。嚴格來說,這些基金不是指數基金。如果不是由經驗豐富、能力強的、基金經理管理,不建議選擇。
二、不選擇市場上的ETF基金。可能有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你不是說地上的基金手續費便宜嗎?別擔心,大家對於如何購買和選擇創業板基金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實從定投的角度來看,場內基金必須是手動投資,手續費的優勢更適合大額購買。如果是定投,市面上的ETF基金不太划算。
三、不選擇分級基金。通常這種A類和B類的分級基金並沒有完全跟踪創業板指數,容易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對於風險承受能力不足的投資者來說並不是很好,不適合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