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PPI創三年新高衝擊降息預期 加密市場短線暴跌後回暖

  • 2025-08-16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在美國公布PPI數據之後,加密市場迎來了快速下跌。

數據顯示,美國7月份PPI數據環比飆升至0.9%,創三年新高,同比升至3.3%。消息一出,加密市場暴跌:

根據OKX行情顯示,比特幣從昨日高點約$124,500,在15號凌晨一度跌至約$117,156,以太坊從昨日最高點$4,790下跌至15日凌晨的$4,451。

此前,周二公布的CPI稍低於預期,一度推升市場預期美聯儲可能在9月進行降息,甚至有50bp的預期。但PPI爆冷數據發布後,50bp降息基本退出市場預測,據CME「美聯儲觀察」,25bp降息的概率也從接近確定下降至約92.1%。

在短線的價格下挫後,今日加密市場修復回暖,但是後續宏觀不確定性仍在。

PPI「爆冷」飆升 9月降息概率下降

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產者物價指數)衡量的是國內生產者銷售商品和服務的平均價格變化,它屬於上游價格指標,會先於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通脹壓力。如果PPI持續走高,生產端成本增加,通常會在數月後傳導到消費端價格。

此次的PPI升幅大幅超過預期,深入分析發現,服務性PPI環比上升1.1%,為2022年3月以來最大;尤其是機械與設備批發商利潤率躍升2%,是拉動PPI的重要力量。針對進口商品成本,有分析指出,儘管企業此前吸收了大量關稅成本,但當前這些成本正在「逐步傳導」至製造端和消費者,預計下半年通脹仍將溫和回升。

「儘管到目前為止,企業承擔了關稅成本上漲的大部分負擔,但進口商品成本的上升正日益壓縮利潤率,」Nationwide資深經濟學家Ben Ayer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關稅成本將更顯著地傳導至消費者價格,通脹率在2025年下半年可能溫和上升。」該報告顯示,儘管今年上半年需求有所放緩,但企業仍在調整商品和服務定價,以幫助抵消美國關稅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PPI的飆升意味著原本被壓制的通脹因素正在釋放,尤其製造與服務業價格上漲,可能成為加速CPI回升的前兆。此前CPI回落讓市場樂觀,但PPI的強勁反彈顯示生產端成本壓力仍在積聚。PPI公布前,市場普遍預計9月降息25-50個基點,概率接近100%。數據公布後,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下降至約92%,而50個基點的可能性幾乎被市場抹去。

加密短線修復但不確定性猶存

儘管行情在8月14日晚短線下挫,但截至北京時間8月15日白天,比特幣和以太坊均已小幅回升。對於看好後市行情的投資者來說,昨晚可能是一個還不錯的抄底時刻。

但是此次PPI的「爆冷」其實也是在提醒市場,通脹仍未徹底受控,降息並非板上釘釘的事。

短期來看,行情的修復更多來自於技術面超跌後的反彈以及部分投資者逢低吸納,但宏觀面仍充滿不確定性。9月美聯儲的政策取向將高度依賴未來幾周的通脹、就業等關鍵數據,如果通脹數據繼續偏強,降息幅度和節奏可能不及此前預期,市場流動性改善的時間點也將延後。

對於加密市場而言,宏觀流動性與風險偏好的波動往往放大了價格波動幅度。在利好預期主導時,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核心資產有望衝擊上方關鍵阻力位;但若數據持續打壓寬鬆預期,市場可能再次面臨回調壓力。

從現在到9月美聯儲議息前,決定是否降息的關鍵數據主要有三類,一個是通脹相關的數據,CPI、PPI和PCE物價指數,尤其是核心PCE,這是美聯儲最關注的通脹衡量指標。一個是就業市場的數據,非農就業報告和申請失業金人數,反映經濟韌性和就業趨勢。一個是宏觀活動與消費信號,零售銷售、ISM製造業與服務業PMI等先行指標。

而八月底到九月中旬這些數據將相繼公布,在這些數據依次公布之後,美聯儲將於2025年9月16日至17日舉行最新一輪議息會議,屆時將發布其利率決策。

在這種背景下,加密與美股都會對宏觀數據保持高度敏感。對於投資者來說需要把握節奏,避免單邊押注政策方向。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