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觸底反彈什麼意思?有什麼特徵?觸底反彈帶來什麼影響?
在股市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回落反彈的股票。那麼,股市觸底反彈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徵?又會帶來什麼影響?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股市中的觸底反彈現象。
觸底反彈在股市中是什麼意思?
「觸底反彈」原本是金融領域的專有名詞,後來在各行業廣泛使用,形容市場或價格已經到達低迷的底部,並在極限之後開始強勢反彈。而「抄底技巧」,便是如何在底部時機進場的策略。
在股市行情中,沒有永遠上漲的趨勢,也沒有永遠下跌的趨勢。上漲一段時間後會下跌,而下跌到一定程度,到達底部後又會再次上升。
「物極必反」正是這個道理。
當股價跌至底線,觸碰到價值底線後,實際價格低於價值時,就會開始反彈。超跌反彈的幅度通常較大,形成V型反轉。嚴重超跌後,股票往往具有較大的買入潛力,此時投資者會意識到股價嚴重偏離實際價值,市場可能出現利好消息。
觸底反彈有什麼特徵?
-
跌幅越大,反彈越強:許多股票跌得越深,後續反彈的空間越大。但也有例外,部分股票跌幅較小,但反彈勢頭強勁。
-
多為中小板及創業板股票:這類股票盤子小,多為題材概念股,套牢盤較少,上市時間短,容易被拉升。部分反彈力度大的股票可能上市不超過五年。
-
科技股、軟件股、信息股反彈勢頭強:這類股票在拉升過程中通常伴隨巨量成交。
例如,2016年1月29日的反彈行情中,觀察50隻股票可發現,它們前期跌幅較大(部分超過40%),後期反彈力度強;且多為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盤小易控;行業集中在電氣、材料和科技等市場熱點領域。此外,市場成交量放大,表明資金充足,推動股價上漲。
因此,在反彈行情中,盤小、跌幅大、熱點概念、巨量成交的股票更具優勢。
但投資者需注意,並非所有股票都能明顯看出觸底反彈跡象。若選股錯誤,後市可能陷入套牢風險,需謹慎判斷。
觸底反彈帶來什麼影響?
市場即將見底,可能迎來上漲趨勢,結束長期陰跌。此時的操作多為左側交易,可能面臨兩種情況:
-
股票繼續下跌
-
股票企穩回升
「觸底反彈,否極泰來」意味著市場可能已見底,但無法絕對確定。
無論市場如何,股票的底部通常由多頭和空頭共同形成,常見形態包括雙針底、單針底、V型底、多重底等。不同形態對應不同操作策略,需根據實際情況分析。
總之,了解觸底反彈的意義和特徵後,投資者不應急於進場,而應判斷是否真正見底。底部通常是一個區間,而非某個具體點位,因此不宜盲目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