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切除再照射 讓腫瘤「見光死」:市一醫院率先在複雜手術中應用光動力療法

  • 2025-08-07


先切除再照射 讓腫瘤「見光死」:市一醫院率先在複雜手術中應用光動力療法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陳昊團隊為一位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完成了複雜腹膜後腫瘤及腸繫膜巨大轉移瘤二次切除手術,並創新性地在術中應用光動力療法(PDT),精準殺滅術後殘留癌細胞,降低復發風險。文獻檢索結果顯示,本次手術為上海首次將PDT技術應用於此類複雜術式。

此次接受手術的患者在一年多前因腎透明細胞癌在外院接受了右腎腫瘤切除術。今年4月,患者在複查中發現腫瘤腹腔內復發,抗腫瘤治療和內科保守治療效果均不佳。今年7月,患者因腹痛就診,CT檢查提示腹膜後及腸繫膜巨大轉移瘤,部分病灶疑有破裂出血。由於腫瘤體積巨大(約15厘米x13厘米),且位於小腸繫膜根部,位置深在固定,與周圍重要血管、臟器及腸管緊密粘連,二次手術難度和風險極高。為此,患者前往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求助。

陳昊團隊接待了患者,並迅速啟動多學科診療(MDT)流程,聯合麻醉科、放射科、急診與危重病科、護理部等科室開展了深入細緻的術前討論與評估。基於MDT共識,團隊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和應急預案。為最大程度降低術後復發風險,陳昊團隊決定在腫瘤切除後,對瘤床立即應用術中光動力療法(PDT)。

手術當日,多學科團隊緊密配合,各司其職。麻醉團隊動態監控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呼吸、內環境等各項生命體徵,並根據手術刺激強度和患者反應進行實時、精準的藥物調控。外科手術團隊則憑藉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顯微外科技術,在極其有限的視野和操作空間內,耐心、精細地分離腫瘤與周圍密集粘連的血管叢、腸管及其他重要臟器。團隊克服了術中可能的大出血、副損傷等重重風險,最終成功將巨大腫瘤完整切除。在腫瘤成功切除後,手術團隊在護理團隊輔助下,立即對手術區域施行術中光動力療法(PDT)。術後患者恢復順利,目前正處於積極的康復過程中。

 

陳昊介紹,PDT是一種精準靶向治療技術。其原理在於利用光敏劑對腫瘤組織的選擇性富集,通過特定光激活產生細胞毒性物質(活性氧),實現對殘留腫瘤細胞的精準殺傷。在腫瘤剛被切除後立即進行PDT照射,是團隊針對腹膜後腫瘤易復發特性的一次突破性嘗試。此時,光敏劑仍高度集中於原腫瘤區域,激光可以更直接、更充分地作用於可能殘留癌細胞的瘤床和周圍組織,在「第一現場」給予癌細胞毀滅性打擊,其效率遠高於術後單獨應用。團隊還將嘗試把這一創新模式拓展應用於胃癌、結直腸癌等其他高復發風險的腹腔腫瘤治療中,不斷優化精準治療方案。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