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快遞反內捲開啟新一波漲價:單票成本不得低於1.4元
在各行業“反內捲”的背景下,快遞行業的新一輪漲價正在到來。有消息顯示,8月4日起,廣東省快遞底價整體上調0.4元/票,均價漲至1.4元以上。按照有關部門要求,各家均不得低於1.4元成本價攬收,否則將遭受重罰。多位快遞企業人士對南都記者證實了該消息,“確實是漲價了,0.1kg不能低於1.4元,已經開始了。”
長期低價換量,部分地區單票價格不足1元。快遞底價(也稱為“發貨價”)是指快遞公司或物流服務商為寄送包裹所收取的費用,主要影響電商賣家。每年臨近年底電商大促旺季,快遞行業都會提前進入新一輪漲價期,以應對旺季人工、運輸等各項成本的上漲。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調價行為更需要結合各行業綜合整治低價無序競爭行為的背景看待。
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確提出: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7月底公開徵求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了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通過完善低價傾銷的認定標準,規範市場價格秩序,治理“內捲式”競爭。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再度強調,將綜合整治低價無序競爭行為,引導企業科學定價、理性定價,有力有效規範市場價格秩序。
快遞行業長期深陷“低價換量”的“內捲式”競爭,加上電商平台一段時間以來的低價邏輯深入產業各個鏈條,傳導到物流環節,低價是問題的核心。目前,主要快遞企業由於都已紛紛上市,市場份額與市值掛鉤,因此普遍通過降低價格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使得基層網點的利潤空間長期被壓縮,快遞人員收入低、服務品質差,形成惡性循環。
7月30日,福建省快遞協會在《致全省快遞行業同仁的一封信》中披露:福建全省2025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1.41%,但單價同比下降4.5%(單票下降約0.32元),部分區域甚至出現“8毛髮全國”的極端低價,末端網點單票毛利低於0.1元的情況令人憂心。“內捲是行業的無效內耗,不僅嚴重擠壓企業合理利潤空間,更直接損害服務質量和從業人員合法權益。”該協會倡議:摒棄“價格戰”思維,堅持以“提質增效”為核心目標,推動發展模式從粗放的“跑馬圈地”轉向精細的“精耕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