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板塊大漲後,如何看待紅利資產的性價比?

  • 2025-07-28

 

近日,銀行板塊持續走強,多隻銀行股價接連創下歷史新高,截至7月10日收盤,銀行行業今年上漲近20%,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居首。受銀行股行情帶動,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近期表現亮眼,資金持續流入紅利低波動ETF(563020)等相關產品,其他紅利指數也有不錯漲幅。

但與此同時,有的投資者開始考慮:銀行股後續表現如何?又會否影響相關紅利指數的投資性價比?

銀行估值修復後,紅利指數的股息率仍具吸引力

經歷持續上漲後,當前銀行行業整體估值水平有所抬升,其滾動市盈率處於近10年的83%分位,正在逼近2018年跟2021年的高點。短期來看,估值修復帶來的快速上漲或將放緩,股價波動也可能隨之加大。

但從股息率來看,其「真金白銀」的分紅回報依舊具吸引力。在一輪持續上漲後,銀行整體的股息率仍有5%,處於近10年70%分位的較高水平。因此,對於追求穩健股息回報的長期投資者而言,其長期配置價值仍然值得關注。

從指數層面來看,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銀行在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與中證紅利指數中均為第一大權重行業,佔比分別為51%和26%,目前這兩隻紅利指數的股息率都在5%以上。

關注強週期屬性行業走勢,均衡配置紅利資產

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在高股息的基礎上考慮了「低波動」因子,讓股價波動較小的銀行、公用事業等板塊在其中佔據較大權重,煤炭、化工等強週期屬性行業的權重有所降低。
但如果我們回顧歷史上類似行情,可以發現當中證紅利指數和銀行股走勢的相關係數(下稱相關係數)攀升至0.9左右的歷史高位時,紅利行情基本由銀行股在推動,則後續一段時間內,紅利內部很可能會發生風格切換,煤炭等週期屬性較強的紅利類資產往往有比較不錯的表現。

這提示我們,當前在配置紅利資產時,除了銀行佔比較高的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可以考慮搭配那些同樣具備高股息特徵,但銀行佔比相對更低、煤炭等資源品佔比相對更高的中證紅利、港股通高股息等指數。

總體來看,當前銀行對於看重分紅收益的長期投資者的吸引力仍在,銀行佔比較高的紅利指數股息率保持在5%以上,但投資者需要對短期震盪有心理準備。如果擔心銀行板塊波動影響投資體驗,也可以關注一些銀行佔比相對低一些、週期資源品含量稍高的紅利指數產品,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風格變化,更好地把握紅利資產的整體配置機會。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