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指數基金,先得明白什麼是指數。通俗地說,證券市場上有很多證券,不同證券的價格隨時都在變動,而指數就是一種能夠及時反映市場整體漲跌的參照指標。舉個例子,我們經常說的滬深300指數,就反映了深滬兩市流動性強、規模大的300只代表性股票的股價綜合變動情況。
每個指數都會選取一定數量的證券作為其成份證券,並按一定的加權方式賦予每只證券一定的權重。例如,對市值加權指數來說,市值越大的成分證券權重越高,該證券漲跌對指數的影響也越大。
從代表性來看,指數可以分為寬基指數和窄基指數。寬基指數是指覆蓋股票面廣泛,具有相當代表性的指數,像滬深300、中證500就屬於寬基指數。按照美國市場相關標準,寬基指數一般需要達到幾個條件:第一,含10只或更多只股票;第二,單個成份股權重不超過30%;第三,權重最大的5只股票累計權重不超過指數60%;第四,成份股平均日交易額超過5000萬美元。與寬基指數相對應的窄基指數,是除了寬基指數以外的風格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等,相比寬基指數的行業多、股票多,窄基指數往往追踪單一行業和主題,目標更為集中。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證券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證券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踪該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指數基金一般以緊密跟踪標的指數、跟踪誤差最小化為投資目標,旨在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接近於標的指數,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指數基金具有費率成本低、投資風險分散、運作透明度高、運作過程中受投資經理主觀因素影響較小等特點。近些年指數基金不斷發展壯大,產品類型可以覆蓋境內外市場和多項大類資產,已成為資產配置工具的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