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隨著區塊鏈被鼓吹地過度繁榮,進而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去泡沫化歷程,整個行業進入了寒冬。但是危與機並存,這一次行業的周期性回落,恰好也給了國際巨頭們入場的最佳時機。
2019年2月,華爾街金融巨獸摩根大通徹底吹響了國際巨頭進入區塊鏈領域的號角,此後高盛、瑞銀、花旗、微軟等巨頭們也紛紛宣布入局區塊鏈,而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則是互聯網社交巨頭Facebook。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正式宣布,他們將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天平幣Libra,並公布了《Libra穩定幣白皮書》。根據白皮書顯示,Libra將應用區塊鏈技術,運行於Libra Blockchain之上,它的目標是成為全球金融的基礎架構,擴展到數十億賬戶使用,支持高交易吞吐量。
除此之外,Libra也並非只用一種法定貨幣作為儲備資產來實現等值1:1兌換,而是由Facebook儲備多國的法定貨幣,按一定比例形成儲備資產,與一籃子貨幣綜合掛鉤,進而保持穩定的兌換匯率。
簡單來說,就是Facebook打算發行一種真正可以起到支付功能的數字貨幣。並且為了這個目標,Facebook還聯合了Uber、eBay、PayPal、Coinbase、Xapo等29家機構,涵蓋的領域包括媒體、通訊、電子商務、出行、音樂、旅遊、支付、區塊鏈等,組建了一個Libra協會,為其提供各種的使用場景。用戶可以通過Facebook旗下的各類社交產品,使用Libra打車、購物、投資等等,相當於一個跨國版的微信支付。
而此時的Facebook擁有全球27億的用戶,一旦該項目真的成功,將立馬成為區塊鏈領域的最大應用。但與之帶來的負面影響,則會衝擊各國的法幣主權,打造出一個Facebook的金融國中國。
所以2019年7月,美國眾議院便發出了終止Libra項目的正式要求。並且在同月,美國的參眾兩院以金融監管為由,針對Libra專門開展了一場聽證會。會議期間,議員們就Libra的監管歸屬如何界定、用戶數據隱私如何保護、商業模式細節和是否存在壟斷等問題進行了詢問,並認為Libra項目在監管、安全和壟斷等方面都存在隱患。此後,歐洲各國也緊跟其後,以德國法國為首,對Libra進行抵制,責令Facebook做出重大更改。
最終2019年10月,以Facebook延緩發行,四分之一成員退出Libra協會作為結局,Libra黯淡收場。
不過,Facebook雖然失敗了,但這一年,其他巨頭們在區塊鏈上面的應用卻大獲成功,並使整個區塊鏈產業徹底落地,脫虛向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