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資家的三大財務手法
注重「兩高兩低」
上面是五個階段的不同財務分析傾向。實際上,在多數微觀的投資情境下,我們還需要集中研究公司的整體經營能力,這就是我曾經提出並有效運用的「兩高兩低」法。
歷史表明,真正能夠脫穎而出的往往是那些表現穩健甚至內斂的公司,它們的特徵集中體現在「兩高兩低」:主營業務收入高、毛利率高、管理成本低、三項費用率低。這四個指標分別對應一家公司在艱難環境中的擴張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如果一家公司能連續三年保持這樣的表現,說明其在公司治理上表現優良。優質公司通常具備這樣的素質。大約五個月前,我和《理財周報》以這個標準篩選出48檔「五星級股票」,如今回顧,它們幾乎都大幅跑贏市場。
注重現金流分析
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發現,在研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時,我們有許多指標可用,但在分析現金流量表時,可用的指標卻很少。後來我意識到,現金流量分析和經營安全分析在現行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中確實佔比不重。
但我認為,企業經營獲取的現金及其等價物,相比會計利潤,理論上更具客觀性和穩健性;從實務角度看,分析現金流量有助於投資者客觀評估企業獲取現金的能力,並預測未來現金流,正確衡量企業的收益與風險。
因此,我經常使用一些自創的現金流分析指標,例如:
-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營業利潤:反映企業利潤中現金支持的比例。
-
每股經營現金流量:衡量企業實際創造現金的能力。
-
現金比率、現金利息保障倍數:這兩項指標能有效反映經營現金流對到期債務的保障程度,以及實際現金收入能否滿足利息支出,避免「賬面利潤可全額支付」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