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ETF市場迎來「千基時代」,各類ETF工具日益豐富,但想用它來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似乎並不輕鬆。面對上千隻ETF,你是否感覺就像站在一座巨大的「藏寶庫」前,看似琳瑯滿目的選擇,卻不知道哪一個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例如,你想佈局某個領域,卻搜索出一堆名稱相似的ETF,如何快速分辨?中證A500和科創板50都是寬基產品,你是否知道它們的區別?審視自己的投資組合,你有沒有做到分散配置?其實,解開這些問題的鑰匙,都藏在ETF的分類體系裡。
股票指數可以分為規模指數(寬基)、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因子指數四大類。
其中,規模指數(寬基)按中國和國際可分為兩類,中國這一類按市場和市值兩個維度劃分,而國際這一類只按市場劃分、不進一步區分市值。
對於行業和主題指數,需要先釐清其概念:前者以行業分類為基礎、反映某一特定行業內股票表現,後者則圍繞某一長期趨勢、主題或概念,通常跨多個行業。分清ETF屬於行業還是主題後,可再進一步細分,更清晰、便捷地對不同行業或主題ETF進行檢索、比較和投資。
最後,風格因子指數可以分為成長、價值、紅利和其他四大類,其中,成長和價值依據大中小盤市值維度進一步細分,更加精準刻畫指數的風險收益特徵,投資者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匹配相應的產品。
弄清ETF的分類,就像掌握了一張ETF投資世界的地圖,不僅能在眾多ETF中快速便捷找到符合自己配置需求的產品,還可以更系統化地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和組合,清晰瞭解自己需要什麼類型的ETF產品、希望它在投資組合中發揮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