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是發展加密貨幣的基礎,亦是比特幣成功茁壯成長十多年的原因之一,儘管經過多次試圖破壞網絡。
那什麼是博弈論?
從本質上說,博弈論是一種應用數學的方法,並用於研究人類基於理性下而決定的行為。「遊戲」被設計成一個互動環境,讓玩家會試圖以理性的行事方式回應該遊戲規則或去影響其他玩家的決策。
該概念最初是在經濟學上開發的,用於研究企業、市場和消費者的行為,但現在已廣泛應用於各界林林總總的研究領域。因此,博弈論模型可以用作在預測報告定義上,實驗情況下檢測有關潛在互動的潛在行為以及其行為的可能結果的一個方式。這些模型也可以應用於政治、社會學、心理學和哲學的廣泛研究之中。
博弈論和加密貨幣
當把博弈論應用於加密貨幣時,博弈論模型在設計安全且無需信任的經濟系統(例如比特幣)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比特幣作為拜占庭容錯(BFT)系統的創造集結了加密學和博弈論的和諧融合結果。
在加密貨幣環境中使用博弈論是對加密經濟奠下重要的基礎概念,基本上是對區塊鏈協議的經濟學研究以及這些協議設計可能帶來的潛在後果——基於其參與的行為。它還能考慮到「外部代理」的行為,那些並不是生態系統的行為或真正組成部分,它最終會加入網絡,並試圖從內部中破壞它。
換句話說,加密經濟系統通過由協議提供的獎勵來激活其檢查該網絡節點的行為,並考慮最終最合理和可能的決策。
由於比特幣區塊鏈被設計成分佈式的系統——由許多個節點分佈在不同的位置上——它需要依賴這些節點在交易事務和區塊驗證方面達成一致性。但是,這些節點實際上並不能相互信任。那麼這樣的系統下要如何避免惡意活動呢?區塊鏈要如何防止不被不誠實的節點破壞呢?
其中一個保護比特幣網絡免受惡意活動影響的重要特徵,就是工作量證明(PoW)的共識演算法。它採用加密技術,使挖礦過程的成本變得高昂且要求苛刻,從而造就了一個競爭激烈的挖礦環境。
因此,建立於PoW體系上的加密貨幣的結構有效地激勵挖掘節點誠實地工作(因此他們不會冒著任何失去投入資源的風險)。相反地,任何惡意活動都會迅速地解除並受到應有的懲罰。所有呈現不誠實行為的挖礦節點可能會損失很多資金並從網絡中被踢出。因此,礦工最為理性合理的決定當然是誠實行事並保證區塊鏈的安全性。
結論
總結而言,博弈論的一般應用是去模擬和驗證人類的行為方式,以及根據理性思考下做出的選擇。因此,博弈論模型經常會考慮到應用於設計分佈式系統中,例如加密貨幣也是其中之一。
基於密碼學和博弈論的平衡組合,工作量證明共識演算法才能夠讓比特幣區塊鏈建立成對具有強烈攻擊抵抗力的去中心化經濟系統。其他加密貨幣亦一樣,博弈論的概念也適用於PoS區塊鏈。它們主要區別在於權益證明(PoS)區塊鏈處理交易和驗證區塊的方式。
但敬請注意,區塊鏈的安全性和該區塊的彈性程度是非常取決於其協議,及其網絡總參與者的數量有直接關係。較大的分佈式網絡比較小型的分佈式網絡更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