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位管理方法之:金字塔法則
正金字塔加倉法
無論是股票、期貨還是外匯,金字塔加倉法都是趨勢交易者「追漲」時最常用的手法。
所謂「金字塔加倉法」,舉個簡單例子:第一次投入5萬元購買某品種,第二次投入4萬元買同一個品種,第三次投入3萬元再買,每次投入金額都比上一次少。由於此法多用於「追漲」,每次加倉的價格都比上一次高,購買的數量也比上一次少,整體呈現底部大、頂部小的金字塔形狀。
為什麼許多投資者用「金字塔加倉法」追漲?一般而言,任何投資品種都不可能無限上漲,尤其在非單邊牛市中,適度上漲後調整是正常現象。價格每上漲一次,接近頂部的概率就增加,潛在漲幅也隨之減少。在這種預期下,減少後續加倉規模,有助於降低風險。
舉例:
-
等額加倉法:投資者用10萬元資金,在股價5元、6元、7元、8元時各買入2.5萬元,平均成本6.5元。若8元是頂部,股價回落至7元,收益率為7.7%。
-
金字塔加倉法:在5元、6元、7元、8元時分別買入4萬、3萬、2萬、1萬元,平均成本降至6元,收益率提高至16.7%。
倒金字塔加倉法
有人愛追漲,有人愛抄底,尤其是價值投資者,往往越跌越買。
對於下跌中的股票,倒金字塔加倉法比正金字塔更具實戰價值。其核心是每次加倉金額比上一次多。在震盪市中,下跌不會無限持續,每次下跌都意味著繼續下跌的概率降低,因此加倉金額應逐步增加,確保加倉力度隨風險降低而提升。
至於倒金字塔加倉法的優勢,讀者可將前例反推:若股價從8元跌至5元,按倒金字塔加倉(1萬、2萬、3萬、4萬),平均成本會比等額加倉更低,反彈時收益更高。
金字塔法則要挑準對象
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各有適用場景,但實際應用時必須謹慎選擇投資標的——尤其是倒金字塔加倉法。若盲目用於持續下跌的股票(如財務造假的「績優股」從40元跌至2元),可能導致嚴重虧損。
使用倒金字塔加倉法的前提是:
-
標的必須有反轉可能,例如基本面強勁、超跌後估值修復潛力大;
-
投資者對其有極強信心,避免因情緒化加倉而放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