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而言,市場總值(或市值)是指所有已開採代幣的總價值。其計算方式是將流通中的代幣數量乘以單一代幣的當前市場價格。
市場總值(或市值)是公司所有股票的總美元價值,或者就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而言,是指所有已開採代幣的總美元價值。在加密貨幣中,市值是通過將已開採的代幣總數乘以單一代幣的價格來計算的。
理解市值的一種方式是將其視為衡量資產穩定性的粗略指標。(必須指出的是,即使是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仍然具有波動性。)然而,就像一艘更大的船能夠更好地應對惡劣天氣一樣,市值較高的加密貨幣比市值較小的加密貨幣更穩定,更適合投資。相反,市值較小的數字貨幣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並可能因此產生巨大收益或損失。
補充說明:您可以參考「流通供應量」市值或「完全稀釋供應量」市值。就比特幣而言,這兩個數字分別指已開採的1970萬枚比特幣(「流通供應量」),或最終將開採的2100萬枚比特幣(「完全稀釋供應量」)。一些觀察者會使用當前的流通供應量來計算市值,而其他人則會使用完全稀釋供應量,具體取決於他們的方法。
市值為何重要?
價格只是衡量加密貨幣價值的一種方式。投資者利用市值來更全面地評估並比較不同加密貨幣的價值。市值作為一項關鍵統計數據,可以表明一種加密貨幣相比其他加密貨幣的增長潛力,以及是否值得安全購買。
舉例來說,我們比較兩種虛構的加密貨幣的市值:
-
如果加密貨幣A有40萬枚代幣流通,每枚價值1美元,其市值為40萬美元。
-
如果加密貨幣B有10萬枚代幣流通,每枚價值2美元,其市值為20萬美元。
儘管加密貨幣B的單枚價格高於加密貨幣A,但加密貨幣A的整體價值仍是加密貨幣B的兩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加密貨幣的波動性,許多加密貨幣的市值可能會急劇波動。
您能用市值做什麼?
市值允許您比較不同加密貨幣的總價值,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加密貨幣按其市值分為三類:
截至2024年3月,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內的大型加密貨幣市值分別達到1.3兆美元和3900億美元。投資者認為它們是風險較低的投資,因為它們具有良好的增長記錄,並且通常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承受更多人套現而不會對價格產生顯著影響。
中型加密貨幣的市值在1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通常被認為具有更多未開發的上漲潛力,但同時風險也較高。
小型加密貨幣的市值不到10億美元,最容易受到市場情緒波動的影響。
市值是比較加密貨幣總價值的有用指標,但在評估任何投資風險時,還需考慮市場趨勢、加密貨幣的穩定性以及您自身的財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