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 11 月 11 日,美股漲跌不一,截至發稿,道瓊斯指數漲 0.36%,納斯達克指數跌 0.74%,標普 500 跌 0.29%。
大型科技股跌多漲少,截至發稿,蘋果漲 1.59%,亞馬遜跌 0.16%,微軟跌 0.46%,谷歌跌 0.52%,臉書跌 1.64%,特斯拉跌 2.28%,輝達跌 3.31%。
消息面上,知名科技投資機構軟銀在最新財報中披露"清倉輝達",換來 58.3 億美元的資金。軟銀還減持了部分 T-Mobile 股權,換來 91.7 億美元。軟銀上一次清倉輝達是在 2019 年,投資 40 億美元淨賺 30 億,但如果沒有拋掉那些股票,拿到今天就有超過 2400 億美元的浮盈。
另據消息人士稱,Meta 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計劃離職,並創辦自己的公司。據悉,楊立昆目前正與潛在投資者進行早期談判,為其初創公司籌集資金。
現貨黃金直線跳水,截至發稿,報 4108 美元 / 盎司,跌 0.18%。
美國勞動力市場"亮紅燈"
美元指數此前跳水,截至發稿,報 99.3667,跌 0.25%。
消息面上,美國勞動力市場出現惡化現象。
按照美國薪資服務機構 ADP 的數據,截至 10 月 25 日的四周內,美國私營部門平均每週減少 11250 個崗位。
該機構表示,相關數據表明"本月下半月勞動力市場難以持續產生新增就業"。
ADP 從上月開始在長期發佈月度報告之外,新增更高頻的勞動力市場讀數。新讀數以四周滾動平均為基礎,發布時滯為兩週。
這份報告不涵蓋政府僱員。在政府關門導致其他指標發布延遲之際,它為勞動力市場提供了一項參考,因此經濟學家和投資者越來越關注這些替代數據來源。
近幾週來,多家企業披露了縮減人員編制的計劃。職業轉換服務機構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的一份報告顯示,企業宣布的 10 月裁員人數為二十多年來同期最高,這加劇了人們對勞動力市場健康狀況的擔憂。
密西根大學的另一項數據顯示,71% 的受訪者預計未來一年失業率會上升,為 1980 年以來的最高比例。
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次政府關門已導致包括 9 月和 10 月就業報告在內的關鍵經濟統計發布被推遲。投資者正轉向 ADP 等其他指標來彌補信息空缺。
高盛集團的經濟學家估計,考慮到參與政府"延期辭職計劃"的員工後,10 月美國非農就業可能減少 50000 人。他們認為勞動力市場惡化的風險已有所上升。
分析指出,最新的就業數據提高了降息預期,數據顯示,聯準會 12 月降息的機率接近 70%。
加密貨幣集體重挫
超 14 萬人被爆倉
加密貨幣集體重挫。截至發稿,比特幣跌至 103881 美元,以太坊跌破 3500 美元,過去 24 小時內跌近 2%。全市場超 14 萬人被爆倉,爆倉總金額達 4.17 億美元。
消息面上,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週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與主流金融資產掛鉤的加密代幣可能為投資者帶來新的風險。目前,金融行業對於"代幣化"的利弊仍存在分歧。
所謂"代幣化",是指將股票或債券等現實世界資產,以區塊鏈為基礎創建相應的代幣。這一概念今年重新引起加密貨幣愛好者的關注,一些新的代幣化產品已透過網路券商向公眾出售。
IOSCO 的成員涵蓋全球幾乎所有證券市場的監管機構。IOSCO 表示,大多數與代幣化相關的風險仍屬於現有監管框架的範疇,但其底層技術可能引發新的風險與脆弱性。
IOSCO 董事會級金融科技工作組主席 Tuang Lee Lim 表示:"儘管目前的採用仍然有限,但代幣化有潛力重塑金融資產的發行、交易和服務方式。"
IOSCO 補充說,不同的代幣化資產結構方式可能讓投資者難以確定自己究竟持有的是底層資產,還是僅僅持有與之對應的加密代幣;同時,由第三方機構發行代幣還會帶來對手方風險。這一觀點呼應了歐盟證券監管機構今年 9 月提出的部分擔憂。
IOSCO 還表示:"代幣化市場可能遭受與加密資產市場關聯性增強所帶來的溢出效應影響。"
目前,包括納斯達克在內的一些主流金融機構正推動代幣化業務,但華爾街的其他參與者仍持謹慎態度。
多年來,不少金融機構嘗試發行基於區塊鏈的資產版本。
IOSCO 表示,商業界對代幣化的興趣正在上升,但實際應用仍"有限"。
代幣化資產的支持者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加快結算速度、實現全天候交易,以及吸引年輕投資者。
然而,IOSCO 指出,這些所謂的"效率提升並不均衡",因為市場參與者在交易過程中仍需依賴傳統的市場基礎設施,而非完全以區塊鏈取代。
"發行方通常不會公開披露任何實際可量化的效率提升數據,如果有的話," IOSCO 補充道。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